查看原文
其他

W先生归来,为市场的冬天添一把火

吕晓晨 Hi艺术 2023-12-16

艺术圈人称“W先生”的汪海涛已经近四年没回国了。由于疫情,他一直滞留在美国洛杉矶,上一条微信朋友圈还留在2020年2月参观弗里兹洛杉矶。


直到11月初,他在朋友圈发布了一张“欢乐颂——汪海涛和他的快乐收藏”的海报,并官宣了会将60余件藏品在永樂拍卖上拍的消息。令他感动的是,朋友圈收获了大几百的点赞,“很开心大家没有忘了我,这也是我喜欢中国当代的原因之一。其实,收藏的本意就在于共享,在于大家真诚的交流。”汪海涛说道。



汪海涛的家中,处处都是收藏的作品

摄影:董林



“W先生回来了”,一时间成为今年艺术市场的最大惊喜,也成为其他一些拍卖行后悔不迭的事。这源于汪海涛系统收藏十几年来,从未易手过任一件藏品;也因为在市场寒意十足的当下,汪海涛释出了一批“新绘画”作品,堪称是一次雪中送炭的“救场”。


在正式采访前,汪海涛突然惋惜地表示,这次上拍的作品中,有五件堪称他“心头好之最”的作品,以至于他一度想要撤拍,其中就包括2014年汪海涛在苏富比北京拍以108.56万元拍得的王光乐《寿漆 090309》——这是佩斯艺术出版社为王光乐出版的个人画册的封面作品,艺术家“寿漆”系列的代表作,也是汪海涛的朋友圈背景图。



王光乐《寿漆090309》
116×114×10cm 布面丙烯 2009


正是那一年,汪海涛以“W先生”的名义在二级市场斩获了王光乐、宋琨、欧阳春等年轻一代中坚力量的佳作,并包揽了2014新锐绘画奖近一半艺术家作品,从而在艺术圈名声大噪。


几年前,曾有一位欧洲藏家以40万美元起步的出价,希望汪海涛割爱《寿漆 090309》,但被回绝。对此,汪海涛说道,“这次拍卖,这件作品都不一定能拍到40万美元这个数字,但是我也不会后悔。就算有的作品没有成交,我也庆幸它们能再回来……还是那句话,假如收藏的初衷真的源于欣赏和热爱,就不会为了升值获利与否表现得激动和沮丧,因为我最在意的,其实只是收藏的过程。



宋琨《南湖系列六——拖着铲子的少年》

180×140cm 布面油画 2004


欧阳春《王土》(双联作)

130×190cm×2 布面油画 2008

曾有人问汪海涛夫妇:“你们收藏了这么多作品,一定赚了很多钱?”


汪太太笑答:“如果他少买一点,我们就赚钱了。”


在汪海涛的收藏过程中,感性占据上风,对喜欢的艺术家,他会收藏不止一件作品,个别艺术家的作品甚至超过十件。加上他拍板决定和付款都十分爽快,因此他也是画廊和拍卖公司公认的“优质藏家”。



汪海涛创办的哈哈当代美术馆



在汪海涛看来,收藏是精神享受,是值得分享的事。他从未吝惜将他的收藏以各种形式分享给外界。早年间,汪海涛会在朋友圈晒出最新收藏的作品,无形中助推了许多年轻艺术家获得了更广泛的关注度。2014年,汪海涛和朋友们在与798艺术区一街之隔的恒通国际创新园里,创办了一间1500平米的“哈哈当代美术馆”,免费对外展示收藏。他支持并信任每一位选择的艺术家,在他们面临争议的时候还会出面力挺。




2014年,德国柏林收藏家美术馆 (me Collectors Room Berlin)的主人,也是里希特和杜玛斯全球最大的藏家Thomas Olbricht(右三),在收藏家李苏桥(左三)的陪同下到访哈哈当代美术馆



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崛起的不到20年里,已经有不少被称为“标杆”的收藏家案例。如果要给汪海涛下一个定义,在我看来或许是“一位有着理想主义色彩的收藏家”。


他的理想主义来自他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:15岁当兵;20岁在北大乒乓球校队拿过冠军;当过《中国青年报》的编辑;写过小说、诗歌;当过电影编剧;后又出国经商……如今退休后的生活都献给了乒乓球和艺术——汪海涛在美国家中的一整面墙上,都是他参与美国和欧洲的四、五星级乒乓球赛事所获得的奖牌,他现在还保持着美国乒协USTTA相当高的积分……“成功学”和“名利”,始终不在他的人生字典上。正如汪海涛的座右铭:“认认真真虚度时光,光做无用之事,只交有趣之人。”



汪海涛家的乒乓球室,墙上原本有一组黄宇兴作品《丁香》

最近正借展至龙美术馆“黄宇兴:穹宇之下”展出

摄影:董林



采访的最后,汪海涛说:“我如果能给当代艺术市场添把火,这就足够了。”


那一刻,早上还阴冷的天空恰好开始放晴,暖阳毫不吝啬地穿过寒枝,洒向冬日的大地。


我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张国荣的歌词:“冬天该很好,你若尚在场。”


这个冬天,应该会温暖的吧?

Hi艺术(以下简写为Hi):你的收藏经历了哪几个阶段?


汪海涛(以下简写为汪):1979年我还在《中国青年报》当编辑的时候,恰逢星星画会在中国美术馆的个展,我连着两天都去看了,还买了两三件作品。后来由于我去了美国,房子托管给了其他人,那批作品最终不知去向……那时候我的收藏并没有形成脉络和线索,所以我也没有刻意去寻找那批作品。1988年,我到美国后,还收藏了一系列云南重彩的作品,这些作品后来也陆续送给了一些喜欢的朋友。这算是我收藏的第一个阶段。



“欢乐颂——汪海涛和他的快乐收藏”展览现场
永樂艺术空间


第二个阶段是2008年后,我从美国回来,当时已经有了互联网,我在大艺网、博宝网,还有一些拍卖会都收藏了作品。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我结识了一些如今的拍卖从业者,从而将目光投向当代。


第三个阶段是在2013年前后,我认识了玉兰堂、星空间、蜂巢当代艺术中心、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、当代唐人艺术中心,这也是对我影响最深的五家画廊。从此开始正式接触一级市场,渐渐建立起自己有系统的收藏。



刘晓辉《三角形的植物》

200×300cm 布面油画 2015-2017


夏禹《爸妈都是老党员》

120×200cm 木板坦培拉 2014



Hi:是否有收藏顾问来为你出谋划策?


汪:以上提到的画廊都是朋友,会从朋友的角度有一些交流。但是所谓市场专家的话,我是屏蔽的。如果我完全跟着专家走,那么我是走不到今天的。对我来说,收藏作品要根据眼睛和心,而非耳朵。

Hi:2014年,你在拍场买到了王光乐、宋琨、欧阳春等年轻一代中坚力量的佳作,以及包揽2014新锐绘画奖近一半艺术家作品,当时为什么会大举买入年轻艺术家作品?


汪:我的收藏序列实际是以“70-90后”为主,“50、60后”也有少许。这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,就是作品的当代性。在我的收藏中,一直有一句座右铭,虽然说出来可能得罪人,但我确实是这么想的,那就是“与传统划清界线”。


我一直认为,“当代可能包含历史,但是历史不一定包含当代”。艺术史可以帮我们总结过去,但不一定能够帮我们预测未来。



黄宇兴《幻城》

130×150cm 布面油画 2003


闫冰《红色切口》

50×70cm 布面油画 2016



我觉得年轻艺术家就代表了未来,他们借助当代科技成果,与世界共享当代艺术的最新信息、最新潮流、最新趋势。与前辈相比,他们的活力更充沛,观念更前卫,技巧更新颖,语境更现代,表达更简洁。因此年轻艺术家更具备时代特色,也更能引领未来的趋势。


另外,以我写过小说、诗歌、电影剧本的亲身经历,一个人创作的黄金时代不一定是越老越好,反而是年轻时期精力旺盛、想象力丰富的时候。



张雪瑞《400 201612-B》

210×210cm 布面丙烯 2016-2017


鞠婷《+-022615》

182×182cm 木板丙烯 2015



Hi:你喜欢怎样的作品?


汪:我还是比较看重绘画性。包括我喜欢抽象艺术,也是从这一点考虑的。


Hi:可否透露你在单件作品上最低和最高的成本分别是多少?


汪:最低的一件2000多,来自一位90后艺术家;最高的没有超过150万。我买作品是根据自己的审美取向,而非艺术家的名头、未来的升值空间。虽然说收藏是一种高级的欣赏,而投资又是一种优秀的收藏,二者是可以辩证统一的。但如果一个人的收藏仅仅是建立在投资回报的话,那么他喜欢的应该是钱,而非艺术。



哈哈当代美术馆收藏的抽象精品

Hi:这几年滞留在海外,还有持续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吗?


汪:通过PDF有收藏几位艺术家的作品,因为我对他们的创作脉络、风格都足够了解,所以没有看到实物也会放心购买。


Hi:在你的收藏中,国内外艺术家的比例各占多少?


汪:10:1。虽然我在国外这么多年,也有很多收藏西方艺术的便利条件,但是毕竟没有太了解西方艺术圈背后的规则,所以不好做太准确的判断和选择。而且,不管中国收藏家在西方生活了多少年,都不可能真正进入他们的主流社会,没必要非要跟他们玩。



 2017年,汪海涛夫妇与艺术家朱利安 •奥培(左二)、克雷格·马丁(右二)



Hi:中国的年轻艺术家与国际同龄人相比,价格还有很大差距,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?


汪:大多数国外的年轻艺术家都比中国艺术家便宜很多,但是到了10万美金以上的量级,国外年轻艺术家的价格要超过中国艺术家很多。


但未来的十年,是整个中国当代艺术趋向成熟、趋向多元,丰富性高速发展的时代,那时的生态环境也会更好。所以我对中国当代非常有信心,而且热爱不会减少。



2020年,汪海涛与韩国艺术家金泰浩(中),演员、“第9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配”关继威(右)


2020年,汪海涛夫妇与弗里兹大师展总监

内森·克莱门茨-吉赛匹(中)


2023年,汪海涛夫妇带着外孙女在洛杉矶弗里兹

Hi:如果说你的生活是100%的话,艺术占据多大比重?


汪:一半。艺术是一种精神享受,能让我的人生更丰富。除了艺术外,乒乓球也在我的生活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。



汪海涛洛杉矶家中的乒乓球奖牌

图片提供:汪海涛


Hi:艺术收藏和打乒乓球,这二者有相似性吗?


汪:我觉得到了这个年纪,这两个爱好对我来说都是一种幸运,让我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。我是从半退休后开始进行收藏的,以闲钱进行收藏;而打乒乓球也是现在才有更多时间。而且这两者都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:一个视频反复观看,比一个教练教你还要有效率,打球技术提升要比原来容易很多。


而且这两者都要讲究天分,以及后天环境的影响。我的下一代就没有继承到收藏的兴趣和习惯,实话说这也是我这次出手作品的理由之一。



1974年,汪海涛(前排左一)在北京大学乒乓球队的留影

摄影:董林



Hi:你对此有遗憾吗?


汪:非要说遗憾的话,那就是我年纪大啦,精力各方面可能不太够了。这个阶段真的也该做一些人生的减法,比如换手一部分收藏,另一部分送给朋友,当然也不排除最后会捐赠一些非市场导向、但有学术价值的作品。


龙美术馆“黄宇兴:穹宇之下”展览现场

墙面上《丁香》(三联作)正是来自汪海涛收藏



Hi:如今大环境不好,香港秋拍的“龙途”专场结果大家也有目共睹。你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出售藏品?


汪:成交率我真的不在乎,有几件作品我其实已经后悔送拍了(笑)。就算流拍,我也非常乐意让它们回来,就像我的孩子出国留学了一趟又重新回家一样。况且,我对这批作品是非常有信心的。


我也很感谢永樂拍卖,说实话我这批作品的利润不高,可能五六件才能抵得上别人一张大件。但是赵旭总跟我说,希望我能为这个寒冷的冬天加一把火。这也是我的出发点:我想做的从来都不是锦上添花,而是雪中送炭,假如真能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出点绵薄之力的话……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